(仅供学习参考,切勿通篇使用)
以数字化改革撬动政府效能
——在全省政务督查数字化改革工作会议暨业务培训会上的讲话
这次会议的主题是,深入贯彻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精神,传达学习袁家军书记、郑栅洁省长关于推进数字化改革的相关重要讲话和指示要求,研究部署政务督查战线抓落实的工作举措。会议还结合业务培训,以省智慧政府效能管理平台为依托,将选择若干核心业务场景,通过省市县联动先行突破,并统筹推进各地站点建设,为全省政务督查数字化改革奠定基础。下面,我讲几点意见。
一、政务督查战线要积极对标数字化改革的新思维
数字化是一种技术方法,也是一种思维形态。近年来,全省政务督查战线按照省委、省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要求,勇于探索、积极作为,在全国率先建设一体化智慧政务督查平台,率先上线综合型“互联网+督查”门户——“浙里督”。“浙里督”影响力不断扩大,入选2019智慧中国年会评出的“中国营商环境特色50强”,被写入中共浙江省委十四届六次、七次全会《决定》和今年浙江省《政府工作报告》,并在我省“三服务”活动和落实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、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击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但以往的成绩只是初级版,对照省委、省政府数字化改革的新部署,我们亟须提高站位、深入思考。“数字化改革”与“数字化转型”两字之差,开启的是全新的思维,这是对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迭代深化,充分体现了数字化内涵、领域、价值的拓展和升级,对政务督查领域可谓一种理念赋能。我们要对标新思维找准支点,用数字化改革的杠杆提升督查质量、撬动政府效能,为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尽应尽的职责,在我省党政机关整体智治这场大考中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作为一项重大集成创新,数字化改革并非在原先的实践之外另起炉灶。就我们督查领域而言,应在现有数字化平台的基础上持续探索,不断从1.0走向2.0、3.0。但此种深化绝非老方一贴,尤其不能停留在办公自动化的层面,也不能督查系统关起门来自娱自乐。改革是解放生产力,数字化改革必须打破路径依赖,通过革新广义的“生产关系”,在行政效能维度解放特定的“生产力”,努力实现由技术理性向制度理性的新跨越。在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上,袁书记就改革特征归纳了五个关键词:一体化、全方位、制度重塑、数字赋能、现代化。这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,我们应认真理解消化,主动对标对表思考存在的问题,继而立足政务督查系统的实际,进一步瞄准新阶段数字化改革的主攻方向。
一是突出一体联动。一体化,是在数字化建设中加强政务协同的基石。着眼于推进纵向一体化、横向一体化、业务之间一体化,全省政务督查战线要加强核心业务一体梳理、应用系统一体联动的观念,勇于打破条块分割,切实减少重复建设,尤其是将自上而下的框架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应用场景创新结合起来,推进高频业务在政府部门之间相互协同,应用系统实现统筹规划、纵横贯通,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。
二是彰显数字赋能。郑省长强调数字化归根到底要体现“管用”和“好用”。“管用”和“好用”都要通过技术赋能来实现。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,对重点任务从宏观到微观、从定性到定量加以精准把握。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条成功经验,是量化细化闭环管理。“一库一图一码一指数”正是数字赋能的经典案例。对政务督查战线来讲,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,要大力促进跨部门、跨地区、跨层级数据关联应用,激发数据要素对政务督查、绩效管理的驱动作用,让业务工作如虎添翼、事半功倍。
三是聚焦制度重塑。数字化转型也注重数字赋能,如果纯粹在技术应用侧谈赋能,就难以触及数字化改革的内核。既然是改革,就应聚焦制度,必须在体制机制的重塑上求突破。我省要紧扣长期以来政务督查领域的痛点、堵点,切实找准数字化改革的着力点,以场景化的多业务协同应用为抓手,促进在机关内部高效联动督查,解决绩效管理粗放、内外信息不对称、公众参与度低等问题,更好地实现流程再造、规则重塑、数据治理。
总之,对数字化改革的新思维,我们要积极对标、认真践行,在工作中形成一种“条件反射”。也就是说,想问题、办事情多着眼于运用数字化手段,多思考如何借助数字化提高效率、改善治理,以致在思维层面养成职业习惯。如果说数字化转型还是以数字化为工具的物理反应,数字化改革已是数字化驱动所造就的化学反应,由此将裂变出政府效能革新的巨大能量。
二、深化智慧政府效能管理平台顶层设计
浙江省智慧政府效能管理平台简称“浙里督”,是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确定的改革试点,也是此次我省数字化改革“152”工作体系中“数字政府综合应用”系统的重点集成应用项目之一。对全省政务督查战线而言,这将是大家共建共享的数字化改革主平台。
(一)关于平台的基本定位和总体架构
我们首先应探讨平台的定义,思考它是什么,或者应该是什么。“浙里督”承担了“数字政府综合应用——政府效能管理”的主体功能,将围绕省委、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,以“整体智治、唯实惟先”为导向,以推进政府效能建设为主线,以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为支撑,通过“业务数据化、数据业务化”再造督查流程、赋能绩效管理,通过省市县线上线下一体化联动提升行政管理和服务效能,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、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。
“浙里督”依托“浙政钉”“浙里办”等基础平台建设,分设工作平台、公众平台。其中,工作平台为治理端,即政务督查等工作人员业务协同和行政效能监管平台,其应用管理体系为“5+6”板块,包括政府工作报告、政府民生实事、领导批示指示、重点督查督察、人大政协事项等5大任务管理系统,以及绩效考评、智慧地图、互联网+督查、随机调查、督小二、数据监测等6大业务应用系统。公众平台为服务端,即面向社会公众的参与互动平台,由重点督查、绩效管理、政创空间、民生地图、疫情防控等5大板块构成,并推出微信、支付宝小程序,形成相辅相成的应用矩阵。
政府效能管理是一项共性工作,有必要按照横向一体、纵向一体、业务一体的要求,统筹推进省市县三级平台建设。但考虑到各地建设基础参差不齐,具体业务模式各有差异,不宜都要求使用统建系统。对各地行之有效的已建系统,要尽可能地用,在一体化平台上将它们串起来。因此,智慧政府效能管理平台坚持“全能力开放、定制化接收、个性化开发”的原则,“浙里督”相关功能应用面向市、县(市、区)政府督查机构开放,市、县(市、区)督查机构根据自建系统以及业务需求的具体情况,可定制化接收功能应用。对统建系统无法满足本地个性化业务需求的,将考虑通过业务中台开放应用程序代码,支持各地结合实际需求作二次开发。
(二)关于先行试点的核心业务场景
按照数字化改革的更高要求,“浙里督”亟须进一步迭代升级。着眼于“小切口、大牵引”,近期将以省政府民生实事、新冠肺炎疫情精密智控、生态环境保护等为核心业务场景,贯穿建立指标体系、工作体系、政策体系、评价体系的系统思维,立足“一件事”协同应用需求推进集成试点。
——省政府民生实事应用场景。依托“浙里督”对省政府民生实事从事项任务细化、工作指标分解、建设标准确定、基础数据采集、项目进度审核,到过程督促检查、发现问题整改、年终结果核验、公众参与评价等全链条进行“一站式”管理。
——新冠肺炎疫情精密智控应用场景。精密智控指数是精细化的效能管理模型,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“浙里督”所持续迭代的重要应用。虽然当前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,但仍需因时因势完善数字治理,以指数评价推动“源头查控+硬核隔离+精密智控”持续深化。
——生态环境保护应用场景。这是“浙里督”将适时拓展的核心业务场景。因为环保督察与政务督查业务相近、需求相通,完全可以也应该加强系统对接,协同打造相关应用模块,在服务端公开环境监测信息、受理群众投诉举报,在治理端实现问题清单集成管理、督查整改联动推进。
政府效能管理的核心业务场景不止这些,事实上将覆盖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,涉及经济调节、市场监管、社会管理、公共服务、环境保护等全方位履职。对政府工作报告所涉及的核心业务,我们每年都在梳理,今年要结合数字化改革进一步深化细化。同时,从平台建设的实际出发,为避免起步时战线过长,将先做精做透试点,以便集中精力主攻数字赋能和制度重塑。
具体说来,要着力统筹系统后台和前台的集成重构,紧扣提升行政效能这一主题,在现阶段力求三方面机制创新:(1)探索条块高效协同的统筹联动机制。以核心业务场景的应用系统整合为抓手,建设全省一体化政务督查用户管理系统,以“民生实事地图”为载体,推进与省级部门工作任务协同分解、项目数据协同采集、建设进度协同监督,并通过省市县联动,实现效能管理扁平化。(2)探索政民良性互动的持续改进机制。借助“互联网+督查”,拓宽公众参与渠道,强化问题发现、群众评议、核查督促、通报曝光等机制,以社会监督推动工作改进和效能提升。(3)探索全链条绩效导向的闭环管理机制。对民生实事等重点工作抓落实流程进行规范梳理,深化细化事前任务清单设定、事中线上线下督查、事后精准绩效评价等全链条管理,完善从立项、监测、调查、整改、考评等政务督查工作闭环,对业务流、数据流进行有效监测,从整体上提升行政效能智治水平。
(三)关于近期“浙里督”流程再造的突破口
核心业务场景需选准小切口,数字化流程再造也需找准突破口。要强化实战实效,按照系统“V”字型迭代理念,将业务协同模型、数据共享模型的方法论贯穿“浙里督”建设的全过程。着眼于深化数字赋能、推进制度重塑,近期“浙里督”将围绕若干核心业务场景,选择“任务管理”“过程督查”“绩效考评”等关键环节进行效能管理流程再造。
1、以一体化梳理创新“任务管理”方式。任务管理的核心是落实责任。以省政府民生实事为例,每年都涉及10多家省级牵头部门,离不开地方各级联动,所以亟需以数字化改革增进业务一体化,解决在工作部署阶段各自为战的弊病。近年来,我们在“政府民生实事”任务管理系统中建设“任务清单”“工作台账”模块。下一步,要继续通过一体化梳理,实现任务管理的精细化、规范化、标准化。
一是精细化。这是数字化任务管理、效能管理的基础。要将政府民生实事拆解至任务最小项,按市、县(市、区)分解量化指标,形成一体化清单。如将“努力让群众吃得更放心”分为建成“食品生产企业‘阳光工厂’1000家”、“农村家宴‘阳光厨房’1000家”,“实现学校食堂‘阳光厨房’全覆盖”,“新增全程可追溯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5000家”,“建设民生药事服务站300家”等子项,并按地区逐级分解,层层细化颗粒度,实现事项梳理横向联动、纵向贯通。
二是规范化。按照项目化管理的要求,建立政府民生实事一体化台账,确定牵头或协同的部门职责关系,确保任务清、职责明。比如,对2021年省政府民生实事总计10大类、39项细化任务,规范确定实事名称、工作目标、责任单位、量化指标、工作进度等效能管理要素,按照提前完成、序时推进、滞后进行状态标识,便于建立健全及时反馈、动态干预的机制。
三是标准化。就好比大家讲普通话,标准化体现统一、简化、协调的原理,可谓数字治理赖以深化的基本前提。要按照一体化平台的标准格式,确定政府民生实事各项对应的数据字段,借助智慧地图应用系统,逐项采集项目基本信息、地理信息、图文信息、进度信息、完成信息。对照国家和省相关政策文件,明确界定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标准,会同省级主管部门在年初制订可督可考可评价的验收标准,确保实事落地实实在在、建设不含水分。
2、以数据流整合创新“过程督查”方式。数字化改革引领的过程督查,应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、业务流与数据流相融合,用大数据的“天眼”赋能督查人员的“肉眼”,实现效能管理的数据跑腿代替人跑腿。在梳理数据共享需求清单的基础上,应逐项明确数据共享方式与对接接口。当前,要以“智慧地图”“互联网+督查”“督小二”“随机调查”等应用系统为依托,加快业务单元、业务模块的数据定义和开发,对实事建设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协同效能监管。
一是打通条块数据孤岛。以“民生实事地图”为例,我们建立数据仓,推进跨部门、跨层级信息共享,走过了三个阶段。第一阶段,将部门数据打包导入或手工填报,工作量比较大,数据质量也不够高;第二阶段,将部门数据进行系统直连,但因省级厅局的相关数据是定期层层汇总的,实时性并不强;第三阶段,就是目前重点推进的方式——源头一体采集,即协同部门在基层只采集一次,省市县三级共享,并通过数据回流的方式同步更新部门数据库,从根本上避免信息重复填报。2020年省政府民生实事总计37个事项,除6个采取系统直连外,其余31个已由各地、各部门一体采集,合计对35.6万个点位建设实行动态监测。
二是在线联动行政监督。政务督查亟需部门联动。如去年的省政府民生实事督查,审计部门就移交了部分线索,取得较好的效果。还包括统计专项调查,省统计局每年都对民生实事办理情况开展调查,对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,也是政务督查需要跟进的。对这些分散在不同部门的问题线索,今后应通过后台数据共享,形成协同监督机制。另一方面,要面向群众和企业开展在线随机调查。省政府督查室针对惠企稳企政策的落实情况,在“浙里督”已开展10多次在线随机调查,了解企业对具体政策措施的知晓度、惠及度和满意度。今后对政府民生实事也打算开展相应的随机问卷。
三是开展“四不两直”智慧督查。“四不两直”是当前实地督查的主要方式,但同样可以运用数字化手段。这些年,我们在移动端开发“督小二”应用,嵌入智能导航、图像传拍、语音输入等功能,使得督查人员无需专业执法终端,凭手机即可查看民生实事项目点位信息,可自主导航前往现场,取证处理发现的问题。去年组织的两次省政府民生实事督查,均通过“督小二”自行规划路径,直奔811个项目现场核验,取得良好的实战效果。此次培训会后,打算将“督小二”功能向全省各级督查机构和民生实事建设牵头单位工作人员开放,下一步还将向环保督察等领域延伸,实现数字化系统应用的滚雪球效应。
四是接受网上公众监督。政务督查不光靠行政机关工作人员,还需要广泛调动人民群众,让人人成为督查员。这也是“互联网+”对督查工作的赋能,是数字化改革对行政监督机制的重塑。去年1月24日,我省在全国率先通过“浙里督”征集疫情防控措施不到位、不有力的投诉举报,后来又在网上公开通报突出问题,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积极作用。针对2020年省政府民生实事,同样收到大量群众反映的线索。针对典型问题,省政府督查室及时督促整改。上个月省政府办公厅约谈的3个民生领域突出问题责任单位,其中2个问题线索就来自于“互联网+督查”平台的群众投诉。我们将协同“浙里访”,探索健全网上投诉举报智能分办机制,以技术赋能解决“事多人少”的矛盾,让督查人员更切身感受数字化改革的红利。
3、以集成型智治创新“绩效考评”方式。政府工作抓得怎么样,要通过评价体系来打分,这是“浙里督”必须做精做透的重要内容。我们专门建设“绩效考评”业务系统,连同“智慧地图”“公众评价”等应用模块,对包括省政府民生实事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绩效进行集成型、指数化评价,努力使绩效考评在网络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的驱动下更加科学精准。
一是推进实时智能评价。以新冠肺炎疫情精密智控指数为例,通过整合对接核酸检测、疫苗接种、健康码、重点人员管控、进口冷链食品等省级业务系统,顺势打通上百个不同层级的数据库,并根据指标评价规则建立相关模型。目前在评的7.0版精密智控系数中,22个二级指标有11个已可实时智能评价。在省政府民生实事方面,“浙里督”展现的进度数据均已由后台自动生成,并对进度滞后项目及时预警、催办,将根据相关指标体系对各市形成绩效画像。
二是引入公众满意度评价。2018年以来,我们在“浙里督”公众平台均推出省政府民生实事“好差评”活动,对年度实事项目逐一生成“民生码”,让群众直接扫码即可查阅项目信息,并给予评价、提出建议。其中,2020年共有126万余人参与该项活动,对省政府民生实事的总体好评率达99.1%。郑省长多次强调民生实事要让群众“有感”。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公众满意度评价,是以数字化改革完善效能管理的重要途径,可以解决行政机关“自拉自唱”,切实以人民群众获得感为导向衡量政府绩效。
三是进一步强化督考合一。要突出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,将政务督查与绩效考评紧密结合,并在“浙里督”实现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贯通与相互支撑。比如,对省政府民生实事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督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,我们将在政府部门绩效考评和精密智控指数中予以扣分;对受到督查激励或被推选为最佳实践案例的,则在绩效考评中适当加分。相关机制安排都将内生于系统,通过数字化技术进一步实现无缝衔接。
三、上下联动推进政务督查数字化改革
政务督查数字化改革是一门持续的功课,又是一项全新的课题,需要上下联动来解答。我们要一起在全省数字化改革“152”工作体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,明确各项任务,全力抓好落实,确保2021年底“浙里督”工作平台、公众平台和移动端持续迭代,功能应用在省级部门间横向打通、市县政府间纵向贯通,初步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高效协同、综合集成、闭环管理的运行机制,在政府效能管理重点应用建设方面取得明显进展。为此,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:
1、重点打造两大集成应用系统。按照数字化改革“152”工作体系的总体部署,作为“数字政府综合应用——政府效能管理”板块的载体支撑,“浙里督”必须围绕“小切口”先求突破。在抓好《政府工作报告》重点任务清单式管理的同时,近期将重点打造全省“民生实事地图”集成应用系统、新冠病毒疫情“精密智控指数”集成应用系统。其中,“民生实事地图”集成应用系统不光包含省政府民生实事,还将纳入各市、县(市、区)政府民生实事信息。在以“智慧地图”方式呈现和监测的同时,将叠加“督小二”、“好差评”等功能,并同步在各地推开,争取6月底前成为在设区市全覆盖的应用项目。“督小二”的应用,今年要在全省督查领域推开。督查就像办案,要善用数字技术发现问题、锁定证据、规范流程。“精密智控指数”集成应用系统已经过实战锤炼,目前的建设重心并非要求市县复制,而在于进一步打通各地后台数据,全面提升智能监测和精准管理水平,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数据“外脑”。在此基础上,适时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应用系统对接整合。
2、统分结合推进省市县三级平台建设。“浙里督”是省市县联动的一体化平台,为便于操作,省里将为各市、县(市、区)制订各自站点的基本架构。由于不同地方、不同层级的需求并不完全相同,很难就按照一套系统、一个界面让大家“归大堆”。按照统分结合的原则,在“浙里督”工作平台将按步骤完善并开放“5+6”等系统功能,方便各地快速上线相关模块。考虑到不少地方督查系统“零基础”,且工作力量相对薄弱,可以基本按照省里的原型建设;对已建相应系统的市县,也可采取一站式接入。“浙里督”公众平台可先做精“政创空间”板块。总之,省市县要共同加强需求分析,不断深化哪些该统、哪些该分的平台规则,避免无序堆积。支持各地从实际出发建分站点,不搞“一刀切”,在起步阶段更可先易后难。要探索建设业务中台,更好地承载统中有分的差异化需求。在先期全面推进“民生实事地图”等集成应用的同时,省里将选择地方进行平台建设的综合性试点,但目前不急着定对象。先请大家做好“规定动作”,谋划“自选动作”,经过比选后再加确定。
3、深化“浙里督”与OA办公系统无缝衔接。由于大家日常的许多工作都在OA办公系统,为避免繁琐切换,省里已实现平台间的对接贯通。可以想见,在推进省市县联动的时候,各层级都面临同样的问题。按照“一端登录、多端触达”的原则,各级督查机构工作人员今后不光可登录“浙里督”处理业务,还要能便捷转至本地OA办公系统处理其他事务,这样才能确保系统好用,其实也在治理端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。对已有领导批示、建议提案等自建系统的,可在OA办公系统对接的基础上,将以上自建系统在本地站点以相应模块呈现,并通过导航栏实现单点跳转。一句话,要善于做存量与增量集成的文章,尤其是充分利用存量系统,集约推进政务督查数字化建设,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入,使我们的平台有更好的“性价比”。
4、加快构建全省政务督查“虚拟社区”。智慧督查的工作体系靠什么支撑?终究靠人,靠各部门协同、省市县联动乃至直达基层网格员。我们依托“浙政钉”2.0,基于IDaaS系统实现全量用户数据共享,由此建设“浙里督”统一用户管理体系,不仅覆盖全省政务督查战线的全体人员,而且包含不同任务管理系统、业务应用系统所涉及的工作人员。在此基础上,对工作人员按任务或业务关联性质,赋予不同的用户标签。某一个人也许同时有若干个标签,由此形成政务督查“虚拟社区”。比如,光建设“民生实事地图”集成应用系统,“浙里督”就覆盖了5436名工作用户,有不少是社区网格员;对他们在管理体系中赋予特定标签,将可以定向下发通知,实现一键精准对接。另一方面,按照“一事多人”或“一人多事”的不同情形,构建以任务为中心或以人员为中心的授权模式,并根据岗位职责给予相匹配的用户权限,探索形成与数字化运行相适应的组织团队支撑。
5、着力完善“浙里督”微信、支付宝小程序。“浙里督”公众平台依托“浙里办”建设,同时也顺应移动互联时代的网络环境,借助相关平台信息传播优势,上线微信、支付宝小程序。在继续做精民生地图、政创空间、绩效管理等专栏的基础上,近期又推出“防疫百事通”,集成健康码、疫苗接种、核酸检测、发热门诊、“浙冷链”防疫等高频服务事项,面向公众接受防疫投诉举报。值得一提是,各地去年以来都密集出台防控措施,以致有的隔几天就得变。为解决信息碎片化和不对称,省防控办现阶段已着手相关政策的梳理工作。如重点人员健康管理措施、进口冷链食品物防措施等,这些条款并非都出自一个文件,而是对现行政策的综合提炼,形成模块化总集,让公众按图索骥,一览即知政策概貌。“防疫百事通”总体上化繁为简,既推进功能集成,又实现信息“降噪”,并可在微信朋友圈等便捷分享,因此能较好形成传递效应。以此为切入点,各地要协同完善“浙里督”微信、支付宝小程序,从用户视角出发将服务端做得更好。
同志们!数字化改革对我们是一项崭新的课题,也是一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实践。袁书记在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中指出:我们已经进入“蓝海”,没有参照物,只能自己给自己下定义。对政务督查战线的同志,很难指望到外地寻找一个可以照搬的版本,只能边学边干、边干边学,并以干带训、集中攻坚,在勇于探索、持续探索中前行。
智慧政府效能管理平台作为数字政府综合应用的重要内容,建设任务重,进度要求紧,而且必须力求高质量。因此,各市、县(市、区)办公室(厅)都应成立工作专班,建立钉钉工作群,切实明确责任单、时间表、路线图,赛马争先抓落实。特别是要鼓励各地积极创新,形成最佳实践,这是数字化改革所内寓的精神内核。此次我们不仅开半天工作会议,紧接着还组织专题培训会,明天将由省政府督查室同志具体作系统演示,还有相关的技术规范解读。希望大家多思考,也欢迎多提问题、多提意见,通过深入探讨交流,将正在干或打算干的事情想得更明白,也干得更到位,并在业务领域争取形成一些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。
(全文共9321字,已全部显示,点“立即下载”获取电子版)
(下载问题看充值页面“用户须知”)【客服联系方式见网站首页】
您是否遇到下载问题了?